辽宁省医疗保障局

政府信息公开

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 关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标准在一定时期内 维持稳定的建议(第1421519号)的答复
来源:

高淑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标准在一定时期内维持稳定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待遇水平,是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是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工作安排。我局高度重视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工作,2020年起全省整合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两项制度,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下简称居民医保),并完善参保缴费政策,巩固扩大覆盖面,稳步提高待遇水平,实现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保权益。2023年全省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2125.2万人。

  一、居民参保缴费实施普遍性财政补助政策,助力参保扩面

  筹资政策是医保制度稳定可持续的基本保证。为鼓励参保、提升参保意识,居民医保建立之初确定了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相结合的筹资方式,并实行定额筹资、按年调整的筹资机制。一是对居民参保缴费实施普遍性财政补助,并逐年加大财力投入。从制度建立以来的情况看,2003年至2023年,财政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10元提高到640元,个人缴费的指导标准从每人每年10元提高到380元。政府投入增幅远大于个人缴费,是居民医保基金主要来源。二是建立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对个人缴费确有困难的群众给予分类资助,帮助其参保。2023年,全省累计资助困难群众114.11万人,医疗救助基金支出4.06亿元,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保率99.96%。从制度实践情况看,当前筹资方式和办法起到了吸引城乡居民参保、迅速扩大覆盖面的积极作用。

  二、居民筹资标准逐年调整,有力支撑了巩固提高参保群众待遇水平

  随着医药技术快速进步、医疗费用持续增长和居民医疗需求逐步释放,居民医保筹资标准需合理调增,以支撑参保人医保待遇保障和制度功能长期稳定发挥。近年来筹资标准的调整,有力支撑了巩固提高参保群众待遇水平。一是提高住院待遇水平。目前,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0%左右,是新农合建立之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35%的两倍。二是待遇保障向门诊延伸和扩展。普遍开展门诊统筹,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不低于50%,并对一些病期长、医疗费用高的慢性病、特殊疾病的门诊医疗费用安排专门的保障措施,2019年建立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不低于60%,进一步减轻群众门诊负担。三是全面落实《辽宁省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强化三重制度互补衔接,夯实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功能,并通过倾斜救助进一步增强对困难群众高额费用的保障水平。对低收入人口大病保险支付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75%,救助比例达到70%,高额医疗费用的大病患者保障水平在基本医保基础上提高了约13个百分点,合力防范因病致贫返贫风险。四是基本医保药品目录稳步拓展,将更多救命救急好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2006年新农合药品目录共有1258个品种;2018年以来,国家医保局每年动态调整医保药品目录,目前目录内的西药和中成药数量增到了3088种,其中西药1698种,中成药1390种,另收载有国家标准的中药饮片892种,基本满足了参保患者的用药需求。

  总体上看,当前的参保缴费政策措施,起到了增强居民参保意识、巩固完善制度、提高保障水平等积极作用。但也正如您提到的,由于现行筹资机制下标准每年调增,引起部分地区群众对政策的不理解。对此,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参保缴费服务,提升居民参保缴费便捷性;加强与税务、教育、民政、残联、乡村振兴等部门的数据共享机制,有针对性地推进参保扩面工作;加大医保政策宣传力度,让广大城乡居民充分理解医保惠民利民政策,从而积极主动参保缴费。

  您提出的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在一定时期内维持稳定的建议调研深入,对我们的工作很有参考价值,我们将予认真研究。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指导各地继续做好城乡居民医保各项工作,进一步巩固基本医保覆盖面,同时加强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机制研究,均衡个人与政府筹资缴费责任,逐步建立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方承受能力相适应的稳定可持续的筹资机制,全力维护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权益。

  感谢您对医疗保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辽宁省医疗保障局

                                                                                              2024年6月7日